系数系数是什么(指数和基尼系数详解)
企业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公式计算。公式是由社保局制定的,其中的系数无非两种,一种为常数的固定系数,如:基础养老金中的0.01,过渡性养老金中的0.012,还有个人账户养老金中的计发月数等。上述系数是常数为固定系数,是社保局在设计养老金计算公式时,根据情况为了调节各项养老金高低,适当选取的调整系数。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是按不同年龄退休的退休人员的余命月数(如50岁195月,55岁170月,60岁139月)选取的,其目的是个人账户储存额在退休后的余命时间内按月发完,不到余命时间去世者,将个人账户余额退返家属,超过余命去世者个人帐户养老金由国家补足发放。
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公式:
1.基础金=退休上年月社平工资*(1+平均指数)/2*缴费年限*0.01;
2.过渡性养老金=退休上年月社平工资*平均指数*视同缴费年限*0.012;
3.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如50岁195,55岁170,60岁139);
养老金总额=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那么还有一种系数不是固定系数,这里我们把它称为活动性系数,专业名词称缴费指数。缴费指数分视同缴费指数、实际缴费指数、实缴平均指数、平均指数。养老金计算公式中用的是平均指数,它是怎么得来的?和前三种指数是什么关系?前三种指数又是怎么确定的呢?
下面我们分别一一讲述:
1)视同缴费指数
视同缴费指数只有中人才有,它是以改革前连续工龄为视同缴费年限,没有缴费的视同缴费的指数,大多数地区企业职工不论职级高低社保局把视同缴费指数统一规定为1。
2)实际缴费指数
即指养老金改革后的实缴指数。因在岗职工的工资基数=缴费基数,每年的或者每月的实缴指数=月缴费基数/上年月社会平均工资=月工资基数/上年月社平。职工每年都按工资基数为缴费基数缴纳社保费,每年的缴费指数都可由上面公式计算得到。例如:职工某一年月工资基数7500元,即月缴费基数为7500元,上年月社平5000元,那么当年缴费指数=7500/5000=1.5=150%,因职工是按年缴费所以每月缴费基数都一样,当年缴费指数都一样。
3)实缴平均指数
当每年的实缴指数算出来之后,累计各年的实缴指数之和除以实缴年限得到,即:实缴平均指数=实缴总计指数/实缴年限。
4)平均指数
平均指数是视同指数加实缴指数的平均值。有计算公式:
平均指数=(视同年限*视同指数+实缴年限*实缴平均指数)/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指视同年限与实缴年限之和)
平均指数是养老金计算公式中的主要的活动系数,它是计算养老金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是企业职工缴费指数解释,下岗职工下岗期间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期间的缴费指数的确定,因不受工资基数限制,缴费指数是在0.6~3范围内自由选择的,由于他们的统筹部分和个人部分都由自已承担,多缴指数一是缴不起二是不划算,故他们大多选择以最低指数0.6缴费。其当年的月缴费基数=上年月社平*缴费指数。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