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解析(总投资收益率达6%,保费收入增11.5%)
3月30日,中国再保险集团(中国再保险,1508.HK)举行业绩发布会,介绍了过去一年疫情影响下的业绩,并解答了投资者、分析师和媒体
29日晚中再集团发布的2020年业绩报告显示,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7.11亿元,同比下降5.6%。这主要是因新冠疫情影响了境外再保险承保利润,以及车险综合改革影响了财险盈利。
据披露,中再集团2020年税前利润为72.98亿元,同比下滑9.5%;如果剔除境外疫情影响,税前利润为86.36亿元,同比增长7%。
发布会上,中再管理层表示,“十三五”时期,尽管面对巨灾频发、新冠疫情等影响冲击,中再集团的市场地位持续巩固,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全球排名从第8位提升到第7位,国际布局实现了重大突破,综合实力得到持续增强。结合外部环境和中再的实际,其认为,“十四五”期间,将会是中再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
保费收入增11.5%,总资产超4500亿
中再集团主要经营财产再保险、人身再保险、财产险直保、资产管理等业务。其表示,核心再保险业务市场地位稳固,在境内财产再保险市场及人身再保险市场的份额均保持领先。
2020年,中再集团合并总保费收入1615.74亿元,同比增速为11.5%,增长主要来自人身再保险保障型业务、储蓄型业务以及财产再保险境内业务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保费年均复合增长率16.8%。
主要业务中:
财产再保险业务:总保费收入485.73亿元,同比增长13.8%;净利润18.05亿元。综合成本率102.11%,同比上升0.81个百分点。其中:赔付率65.06%,上升3.16个百分点;费用率37.05%,下降2.35个百分点。
人身再保险业务:总保费收入669.57亿元,同比增长20.6%;净利润26.13亿元。
财产险直保业务:总保费收入481.67亿元,同比下降1.2%。净利润5.93亿元。综合成本率104.44%,同比上升4.55个百分点,其中:赔付率61.84%,上升5.08个百分点;费用率42.60%,下降0.53个百分点。受车险综合改革政策影响,车险赔付率明显上升,费用率持续下降。
2020年,中再集团基本每股收益0.13元。拟派发2020末期股息每股0.041元(含税),合共约17.42亿元。期末总资产4535.77亿元,同比增长14.4%。
总投资收益率达6%,今年如此布局
资管业务方面,中再集团期末管理资产余额约3300亿元,其中集团总投资资产余额3079.57亿元,较上年增长17.6%;委托中再资产管理投资资产余额2740.84亿元。
2020年,该集团总投资收益171.22亿元,同比增长31.7%。投资收益增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总投资资产规模实现较快增长,主要来源于保费现金流入、投资收益累积;二是积极把握市场机会,优化配置结构,获取超额投资收益,同时,部分股权投资项目实现上市退出增厚收益。
中再去年的总投资收益率达6.01%,同比上升0.71个百分点。这一收益率在上市险企中属于较高水平,并远高于保险行业平均收益率5.41%。
中再集团年报中展望称,2021年资本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疫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冲击下,对信用风险的释放和风险偏好的扰动仍将存在,保险投资对于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安全边际的要求提升。
对今年的投资策略,中再资产副总经理罗若宏在发布会上回答券商中国记者提问时介绍,总体上将坚持“稳健而不保守、积极而不激进”的理念。
对于权益市场投资,他表示,今年以来市场有一些波动,但中长期看好权益市场的投资机会。中再会根据市场情况做好板块和标的的选择以及调整,适度控制仓位,
他还介绍了中再的权益投资重点。在选股时,将坚持以企业的基本面为主导,以合理价格布局行业空间大、具有较好的商业模式、护城河的壁垒较高、治理优秀的公司。在行业方面,重点布局核心科技、高端制造领域以及消费医药等确定性较强的稳健增长行业。在风格结构方面,会用核心资产结合优质高分红股票的组合,来做好平衡,以应对市场风格的变动。
疫情损失主要来自2019年保单,后续影响可控
境外疫情尚未止步,其对于中再业绩的影响预计还有多大?
对此,中再产险总经理张仁江表示,新冠疫情给全球保险行业确实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评级机构和咨询机构整体评估可能要在1000亿美元损失以上。具体到中再产险,所受影响在国内、国际业务上有所不同。
国内业务方面,受疫情影响损失不大,反倒有业务发展机会。一方面,疫情带来损失比较大的像营业中断险(利润损失险)、赛事取消险等险种,在国内并不多,所以损失不大。另一方面,因为中国防疫比较到位,很快复工复产,在支持复工复产上出现了一些新的险种和产品,中再也开发了16款产品。
“我们比较损失大的是国际业务这一块,这块包括我们北京国际业务部,还有所有的海外机构,加起来总体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损失是达到2.05亿美元,这个损失对我们来讲还是是比较大的。”他表示。
他介绍,国际业务损失的产生,主要源自2019年的保单。疫情之后,中再对涉及到疫情影响的保单进行了全面梳理,也提取了比较充分的保险责任准备金;同时,2020年疫情以后发展业务的保单,中再与国际业务发展及大多数公司采取了一致的措施,对保单都增加了除外责任。
因此,后续业绩受疫情的影响,他表示,不会像2019年保单受到影响那么大,在损失规模上完全可控。
桥社带来三大协同,是国际业务主力军
中再集团国际化过去几年实现大跨步,其中一个标志性事件是收购英国桥社。继2019年完成交割后及业绩并表后,中再集团2020年年报专门列出了桥社业绩。
2020年,桥社实现总保费收入110.49亿元,同比增长14.9%;综合成本率103.64%,同比上升4.44个百分点,主要受新冠疫情影响,其中:赔付率61.91%,同比上升4.68个百分点;费用率41.73%,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
中再集团总裁和春雷介绍,收购桥社两年以来,中再围绕着“接住、管好”的原则,顺利实现两年过渡期内业务、经营、人员的“三稳定”目标。同时与桥社的战略协同,也取得三个方面的成果。
一是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和保障。比如,桥社新加坡分公司设有政治暴力险共保体,中再产险与桥社共保体在合作框架内,开展了政治暴力险方面的合作,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相应风险保障。
二是中再借助桥社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增强集团在特殊风险领域的承保能力和定价能力,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目前已引进网络安全保险、清洁能源保险等国际比较成熟的综合性风险解决方案,同时完成了政治暴力险和恐怖主义保险产品的升级。
三是桥社平台及其分支机构,中再集团不断完善海外布局,提升海外的业务经营能力和全球的影响力。
和春雷表示,基于“十三五”情况的判断,中再对桥社未来发展定位,仍然是集团拓展国际业务的主力军。未来,一方面是充分发挥桥社自身的经营优势,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按照国际市场的周期规律,进一步提升桥社的盈利能力,助力集团价值成长。同时也要加强文化融合和人才交流,不断加强和巩固桥社和中再系统内其他平台的协同力度,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重疾新规后产品更复杂,再保迎机遇
今年保险市场一大变化是重疾险,也是中再发布会上被问及的内容。2月1日起,重疾险全部为依据新的重疾定义和新的重疾发生率表而研发的新产品。再保险作为产品研发的后端支持者,了解市场上产品全貌和趋势变化。中再寿险总经理田美攀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对此的观察。
“过去老定义的重疾产品,其实已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新定义下的重疾,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同质性比较严重,基本上都是‘很全’的标配,责任多样化、产品复杂化。”他表示。
他举例:几乎所有的产品责任都包含轻症、中症、重症,而过去产品上的中症是比较少的,现在“轻中重”成了标配;再如,病种越来越多,轻症四五十种、中症二三十种、重症100多种,还有极重症;还有分组的多次赔付,轻症多次,中症两次三次,重症分组,还有无限次的;有的还有癌症多次间隔期;有的公司提出产品60岁之前保额增加50%或100%;等等。
第二个特点是功能多样化。现在的重疾不仅仅保障重疾,有的加入长期护理保障,有的还加了一系列的服务,比如绿通、多学科会诊等,基本上也成了标配。
第三是出现产品模块化的特征。一些公司开发了极简产品,以附加险作为模块插入产品中,满足不同客户群的需要。
他表示,总体上重疾产品的价格出现个位数百分比的小幅上涨,但保障责任跟过去相比增加了不少,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新的重疾险产品还是有一定吸引力。
“坦率地说,这么复杂的产品,实际上在国外也很少见。”他表示,随着产品的复杂化、多样化,对直保公司来说,这对分型、对数据、对技术、对医学、对医疗实务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新定义新发生率的出现,也让直保公司对风险的认识也越来越高,所以直保公司是有分保需求的,再保险也有相应机遇。
他表示,中再寿险在产品设计阶段已介入到风险管控中,同时依托数据优势有精准定价能力,在技术上也有领先优势,因此在这次新定义产品开发以及再保业务中,有一定的机会。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
相关资讯